临潭县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会议
2月27日,县委书记张亮在主持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学深悟透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实质和具体要求,紧密结合县情实际,聚焦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弱项,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将文件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锚定目标不放松,以更大力度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审议了有关议题,安排部署农业农村相关工作。
张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树牢底线思维,坚决守住防返贫、粮食安全、农村安全等底线性任务,不断夯实农业基本盘。要密切关注重点群体,高效运行“一键报贫”系统,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规范流转,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常态化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燃煤取暖、用火防火、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坚决守住农村安全底线。要加强财政衔接资金管理,把严项目入库关、把牢工程质量关、把好项目监管关,确保衔接资金使用规范高效。要强化项目资产运营管护,摸排弄清资产现状,做好确权移交、运营管护、资产处置等工作,确保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经营性资产保质增效、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要多管齐下促农增收,抢抓农时提前谋划,充分挖掘一产增长潜力,扩大中药材、菊芋、蚕豆、青稞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积极申报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努力把道地药材的品牌打出来。要用好良种补贴、出栏奖补等扶持措施,发挥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专业养殖村、示范点和育肥基地,推动特色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依托乡村就业工厂、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壮大蚕豆、青稞、牛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要探索挖掘短视频推广、直播带货、对接企业线上订单销售等电商平台,打开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新模式,有效提升经营收入。要聚焦乡村“土特产”,培育户外露营、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积极发展有机农产品采摘体验、传统手工业制作、民俗文化常态化展演等消费场景,打造更多“风貌带”“景观带”“产业带”“经济带”。要聚焦劳务输转和产业需求,加快劳务技能培训,及时掌握省内外用工信息,持续做好点对点、订单式、组织化劳务输转,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要加力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道路、供水保障、农村电网、清洁能源、危房改造和数字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和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以村社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各乡镇、相关部门要高度警醒,从严落实好各项防灭火措施,坚决防范森林草原火灾。
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国全在安排工作时要求,要全力抓好春耕备耕,摸清全县农资需求,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确保春耕备耕有序进行。要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粮食储备管理,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31万亩以上,青稞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要从特色种植产业链招商、乡村旅游项目布局开发、农村电商平台搭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机制创新及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发力,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宽群众增收途径。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要力促一产高效发力,做好统计分析和农业产业调研,持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对接合作,加快建设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三大体系”“三大中心”,推动农业提档升级。要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卓玛贡保、敏俊、张忠良、张磊、赵应加、杨俏君、白滔、张伟伟等参加。
记者 马家骏